高中看过路遥的中篇小说集,有趣得很,非常吸引人,趁着活动优惠,就把他的书买了一些。
没想到我首先阅读的是《早晨从中午开始》,这本书不是小说,是写完《平凡的世界》的一些感想和回忆。开始我只是翻了几页,看看是否对我的胃口。结果这本书仿佛有魔力一般紧紧抓住了我,直到看了50多页眼累的不行才施法结束。
书名很好理解,就是字面上的意思。大多了不起的人会有特殊的习惯或癖好,当然路遥也不例外。他有一个习惯,工作到半夜,早上睡觉,醒了就是中午了,一直如此。他还有一个习惯,或者说是被动习惯,写作时经常忘了吃饭,饥肠辘辘时已到夜晚,吃饭成了难事,只能冷馍配咖啡了。
当时他写完了《人生》,又电影放映,引起轰动。他正是春风得意之时,但很快他为盛名所累,他想逃离,于是经受长达一年的煎熬之后,他去沙漠旅游了一趟。他想起年少时的梦想,就是在40岁之前写出长篇足够经典的小说。
决定了写作方向以后,他没有立刻动笔,而是开始搜集资料,集齐了1975到1985十年间几种报纸,边看边记录,做完了这一繁琐的工作已经是一年以后了;之后他开始提着大箱子到处奔波,深入生活,只要能接触到的尽量去接触,不放过任何机会;终于他到了该动笔的时候了,就一个开头就反复推翻删改了好几遍,直到他在睡觉时灵光一现才有了《平凡的世界》的开头。
写作过程中,他有过憧憬、有过希望,更多的是绝望痛苦和疾病的困扰,但他没有放弃,忍受寂寞燃烧自己,终成一部经典作品。
有时我在想,如果我拥有他的才力,处在他的处境下,能不能写出经典作品呢?大概是不能的,我能忍受寂寞,但惯于享乐,没有他的意志和理想。在写完第二本时,他病倒了,好不容易稳定了病情,明明自己知道远不是动笔的时候他又开始写作了,结果给他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后果。但他自己知道,他不想像曹雪芹一样那么遗憾,只能透支自己来完成理想。
如果我也有完成经典作品的机会,但需要我的健康来换,我能同意么?答案大概率是不能的,我可没有那种勇气和魄力。
所以我佩服那些在自己领域取得成绩的人,并心往之,也只能心向往之了。
也许……可能……